首页 >> 首发 >>中国红新闻 >>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之“国训”
详细内容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之“国训”

时间:2020-05-08     作者:国训网 杜宏伟【原创】   阅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摘自2014年5月4日《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其实,早在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考察时就曾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图片2.png


全国政协常委、中华文明复兴促进会会长杨俊文博士,国务院新闻办原办公室主任、中华文明复兴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孟庆利等认为:“国之德”即为“国训”。

“训”,是指有道理包涵于其中的言辞,即“可以作为法则的话”,是成文的规范、典式、法则,代表一种典范、规范,系前人践行成功的成果。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杨俊文博士将“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定位为《国训》的提案提交给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秘书处提案组。该提案被作为“意见和建议”送国家教育部、中央宣传部参阅。

孟庆利 杨俊文.jpg

人民网国训报道.png

提案转建议送教育部、中央宣传部.jpg

微信图片_20200425234406.jpg

微信图片_20200425234332.jpg


自此,中华文明复兴促进会核心班子一直致力于“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之“国训”的宣传教育工作。

002564baeb63163c055501.jpg


新中华报(社)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技术支持: 全企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