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知青文化 >> 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上海知青叶辛再回当年下乡插队地——贵州修文砂锅寨村
详细内容

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上海知青叶辛再回当年下乡插队地——贵州修文砂锅寨村

时间:2022-09-06     作者:姜继恒 文俊入 来源:新中华报-中国红新闻综合【原创】


“三十多年前,我在贵州黔北的大山里教过几年耕读小学。那是我知青岁月里难忘的日子,我天天和大坡脚、砂锅寨、鹿子冲等四个寨子上的娃娃们生活在一起……几十年过去了,近几年来我时有机会回到我的第二故乡。每次回去,我都要去教过书的学校看一下……”这是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团省委“春晖·乡村振兴智库”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叶辛在《可贵的春晖行动》中的醇醇之言。


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上海知青叶辛再回当年插队下乡地——贵州修文砂锅寨村1.jpg


8月31日,在共青团贵州省委副书记李剑等的陪同下,叶辛再次回到修文县久长街道永兴村砂锅寨,这一次,与他同行的还有同是当年在久长杨柳大队插队当知青的夫人王淑君和他们的儿子。

1969年,高中刚毕业的叶辛从上海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来到贵州省修文县砂锅寨插队落户。干农活挣工分、土砖窑里做小工、进很深的煤洞挖煤,当过放牛娃、小学教师。十年又七个月时间,不仅给了叶辛深厚的创作积淀,还让他被当地善良的乡亲深深温暖。

叶辛以这十年多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为基础,创作了《蹉跎岁月》《孽债》等系列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小经历,让叶辛到现在都难以忘怀。砂锅寨的冬天,很冷,叶辛住在一个破败的茅草屋里,一刮风四面都漏风。一次,叶辛被吹感冒了,躺在床上。他的一个学生得知后,灌了一整热水瓶豆浆给他送来,一连三天,叶辛就靠这些豆浆过的日子。“虽然这个事情很小,这个小孩子也只不过十二三岁,但是他以及他的家庭对我的这种情感,我觉得是很了不起的,是忘怀不了的。”

从贵阳前往砂锅寨的路上,七十多岁的叶辛略显兴奋,谈兴很浓。“现在从贵阳到砂锅寨车程一个小时,我当年走路要一天。”叶辛说,在砂锅寨的时候,有一次他到贵阳看完牙齿,因为客车停驶,就决定走路回去。当年年轻,一开始的时候精神抖擞,后来越走越累,十多个小时终于走到扎佐,又遇到下雨,就到路边一户人家屋檐下避雨休息,因为想搭路过的便车,所以叶辛谢绝了进屋避雨的邀请,那户人家的一位老人给叶辛端来一碗热茶。一碗热茶,暖了叶辛的身,也暖了他的心。待身体状态好一些,雨也小了一些后,叶辛启程边走边看看有没有顺路的车,那时候车不多。不久,还真有一辆车路过,是一辆煤车。叶辛招手,心里还很忐忑,不知道能不能停车搭自己一程。结果车停后,驾驶员二话没说就让叶辛上车。十多分钟后到了砂锅寨。叶辛很想感谢这位驾驶员,他搜遍身上,却没有什么可以送的。突然,他看到自己佩戴的一枚毛主席纪念章,这个纪念章比常见的要大很多,这种款型的在贵州很少见。叶辛把纪念章取下来,送给了驾驶员。一开始听叶辛说要拿什么东西感谢,驾驶员一直说着“不用,不用。”但看到叶辛送的是一枚珍贵的毛主席纪念章,便没有拒绝,拿过纪念章,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叶辛也开心地笑了。

车从修文县城转进永兴村道路时,叶辛对儿子叶田说,这里叫“车牛铺”,当年他到砂锅寨插队落户时,车就把他们送到这里的一个平台,从这里到砂锅寨有一里路,砂锅寨的乡亲们早早等在这里,帮他们几个小年轻拿行李,欢天喜地的。

“是当地的老乡收留了我!”叶辛深有感触地说。


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上海知青叶辛再回当年插队下乡地——贵州修文砂锅寨村2.jpg


车进了砂锅寨。和往常叶辛回砂锅寨一样,乡亲们围着他说话、拉家常,特别是那些当年和他一起劳动过的乡亲,见到他都要拉着手说上几句热乎话。

叶辛当年在砂锅寨对面的庙山上教书,多年前这所学校就已搬到山下。现在已经是2005年叶辛筹资35万元修建并担任名誉校长的“叶辛春晖小学”。

除了土地庙叶辛旧居、叶辛春晖小学,叶辛特别去了当初因大雨土地庙无法居住而借住的乡亲家里,问问他家现在的情况,关心关心当年的老兄弟的身体状况。

叶辛感叹,现在砂锅寨变化太大了,一切都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上海知青叶辛再回当年插队下乡地——贵州修文砂锅寨村3.jpg


作为团省委“春晖·乡村振兴智库”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叶辛很牵挂修文的文化旅游发展,他向修文县委书记管庆良了解相关工作情况,就修文县的文化旅游发展、砂锅寨的乡村振兴和文化书院的建设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建议,并表示将会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修文的发展。



叶辛回访修文县砂锅寨并调研中国阳明文化园



叶辛回访修文县砂锅寨并调研中国阳明文化园.jpg


8月31日,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团省委“春晖·乡村振兴智库”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叶辛来到修文县,回访修文县久长街道永杨村砂锅寨,并调研中国阳明文化园规划建设情况。

团省委副书记李剑,团省委春晖中心主任王朝前,省交通厅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省青年文化学会会长萧子静,团市委书记裴莹蕾,修文县委书记管庆良,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王渝琪,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唐开文,副县长曾海吟等参加。


叶辛回访修文县砂锅寨并调研中国阳明文化园2.jpg


当天,叶辛携家人一起来到修文县久长街道永杨村,同50多年前曾经一起入驻砂锅寨的上海知青见面,与他们一道回访阔别半个多世纪的砂锅寨。看到叶辛重返“第二故乡”,当地群众夹道欢迎。叶辛实地察看砂锅寨的发展变迁,察看他上山下乡时劳动过的地方、居住过的房屋,向大家介绍他在砂锅寨的知青生活,与大家一起合影留念。

据了解,1969年,19岁的叶辛作为上海知青来到砂锅寨,在这劳动10年时间,与贵州省修文县结下不解之缘。以知青生涯为题材,叶辛先后创作《蹉跎岁月》《孽债》《客过亭》等知名作品。故地重游,叶辛对砂锅寨50多年的沧桑巨变感慨不已,对他居住过的房屋还能保存至今感到很欣慰。叶辛还走访砂锅寨当年同吃同住同劳动、同甘共苦一起成长的伙伴们,看一看他们的生活环境,与他们共同回忆年轻时的那段青葱岁月。

随后,叶辛一行调研砂锅寨“知青林”与“叶辛春晖学校”。“叶辛春晖学校”原名“砂锅寨小学”“永兴小学”,是叶辛当年教书育人的场所,2005年,叶辛联系上海爱心企业家对其进行重建。


叶辛回访修文县砂锅寨并调研中国阳明文化园3.jpg


叶辛希望地方政府和村支两委管理好、用好这所学校,让它在文化教育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叶辛对永杨村乡村振兴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对永杨村发展寄予厚望,希望修文县进一步加强砂锅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想办法留住“乡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振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叶辛回访修文县砂锅寨并调研中国阳明文化园4.jpg


当天,叶辛还调研中国阳明文化园等文化项目,了解修文县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状况,以及阳明文化传承、传播工作。50多年前,叶辛到阳明洞,周围仍然是一片田地,距离县城集镇区1.5公里。现在,阳明洞周围建起中国阳明文化园项目,阳明文化园已同修文县城连成一体,文化园核心区广场、王阳明纪念馆、龙冈书院等文化阵地不断建成,为弘扬阳明文化作出巨大贡献。叶辛对修文的文化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给予肯定,对阳明文化传承传播工作提出建议意见。  


作者│姜继恒 文俊入  资料来源:修文文明网  贵州春晖行动公众号   责编│张珺   主编│虎林   编审│ 杜宏伟   通联│xihuatop@163.com   监督电话:18600170631


新闻观察员开班报名中.jpg


新中华报(社)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技术支持: 全企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